带锯机的磨损和润滑
磨损及影响磨损的因素
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,在摩擦力的作用下,其表面的物质不断损失,表面尺寸和几何形状发生变化,重量减轻,这种现象叫
做磨损。例如,长期使用过的锯轮表面层尺寸的减少,升降导轨
几何形状的改变,这些现象都是磨损。磨损常以磨损率来表示,
磨损率可定义为经初始“磨合期”后磨损体积的变化率R(图
4-1)。磨损率可用下式求得
R
W2.(em/s)
式中:W2一磨损后体积,cm;
W1——磨损前体积,cm;
磨损后时间,s;
1一磨损前时间,s
影响磨损的因素很多,主要有工作时间t、载荷P、温度B、速度。油膜厚度b等。
工作时间对磨损的影响
图4-2表示工作时间对磨损率的影响。一开始出现磨损率很高的“磨合”。随着面积增大和表面粗糙度降低,磨损率降低
到一定值。经过一定时期的工作后,磨损率提高。这种转变可归
因于多处原因,例如磨损类型的变化,表面温度升高到临界值或
润滑剂污染。还应指出,这时可能从边界润滑转到流体膜润滑,
这是表面逐渐抛光的结果。如图4-2所示,在不同的润滑状态
下,磨损率相差很大。边界润滑的磨损率可能是流体润滑的磨损
率的105倍。无润滑的磨损率可能是边界润滑磨损率的10°倍。
载荷对磨损的影响
随着载荷(图4-3)的提高,无润滑的磨损率也将提高。最后达到磨损率急剧提高的一点。这种提高通常是由于产生的高
温使材料软化或者是由于防止表面损伤和磨损的表面膜(通常为
氧化膜)破裂所致。当载荷提高到它使温度升高(和润滑剂失
效)时,或者载荷过高而使变形磨损加剧时,边界润滑的磨损率
不断提高或保持不变。在非常低的速度下,提高载荷最后使材料
在接触处发生变形。流体膜润滑的磨损率很低或可忽略不计,除
非载荷足够高,以致油膜厚度减小而转为边界润滑。